今大秦仓储缺粮,臣以为要取两广,可采取速战速决,因粮于敌的战略。且在臣看来,两广因地势所限,大军往往难以展开,是以讨伐两广,兵贵精而不贵多,如此就粮于敌之策也易于施行。若能如此,便是太仓无粮,亦大有可为。”
李定国虽是“民军”出身,但治军有方,熟知兵法,颇在儒将之风。
以前的民军四处流动作战,没有后勤补给基地。“就粮于敌”这一招,是他们惯常使用的办法,早已运用得娴熟无比,在他们看来,没有后勤补给,不代表这仗就没法打。
内阁大学士路振飞说道:“陛下,自古以来,因粮于敌,往往伴随着暴力掠夺和血腥屠杀。在占领敌方府库、粮仓之后,可以给军队保障一段时间;
然两广之地,山多路险,非平原地区可比,想秋风扫落叶般迅速结束战争,非常困难。时间一长,就必须向百姓征粮,百姓如果不愿意,往往便会出现掠夺和屠杀。
是以因粮于敌实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能够保证军食足用,减轻朝廷负担,避免长途转输;另一方面,处在敌境之内,要面临敌方军民的坚壁清野,即使当地百姓没有敌意,也因为担心被抢掠而激起其怨恨和反抗,加剧我方行动困难。
再则,两广之民,本我族类,也不宜用残酷的手段对待,否则有损陛下之仁德,更不利于两广的长治久安,望陛下三思。”
或许这就是文官与武将的不同之处。
武将考虑问题,更偏重于战争胜负本身;
而文官考虑的往往更多一些,尤其是两广之地,打下来后是要纳入大秦治下的,并不是出境作战,打完了就回来,可以不管敌方百姓之死活。
中军大都督刘猛外表粗犷,其实是个比较细心的人,他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说道:“陛下,臣觉得李都督因粮于敌之策略为变通一下,还是可行的。”
秦牧平静地问道:“如何变通?”
“陛下,这些年两广从未遭遇战乱,灾荒也少,民间是有粮的,臣记得当初在赣南时,咱们还派人到广东、广西去购粮来着。
两广有粮,这就好办了,因粮于敌,并不一定非要强抢啊,户部尚书刘大人不是说只是太仓缺粮,国库尚有余银吗?我军进入两广之后,拿钱向当地百姓平价购买粮草就是了。
如果当地百姓不愿卖,再采取一些相对强硬的方式,与当地士绅协商后,进行合理的摊派,由当地士民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。
只要尽量禁止官兵抢劫,就能与当地百姓保持比较良好关系,他们虽然被迫强卖,但毕竟能拿到银子,相信便不会再冒死与我军对抗了。”
刘猛说完,在坐的官员齐齐向他望过去,就连秦牧眉梢也不禁扬起,刘猛这厮粗中有细,他这个办法,正好中和了李定国和路振飞两人的意见,不失为目前最佳的选择。
强买与强抢之间,虽然只是一字之差,性质却是天差地别。
战争期间,没有纵兵强抢,能付钱平价买你的东西,说来已经是很仁慈的了。
“诸位大臣以为刘都督此策如何?”
“善!”
求月票!
求月票!
求月票!.
(未完待续……)
...